ITCOW牛新网 2月24日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指引,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

这些指引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在互联网平台上从事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他们通过线上接受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服务,并以此获取劳动报酬。然而,由于这种就业形态的特殊性,这些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劳动报酬等方面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明确提出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计算办法和休息办法,要求企业在劳动者完成全部订单的累计接单时间基础上,合理考虑劳动者的在线等单、服务准备、生理需求等因素。同时,它还规定了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应协商确定劳动者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以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必要的休息时间,防止过度劳动。
在劳动报酬方面,该指引要求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平等协商制定劳动报酬规则,明确适用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这意味着,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将纳入最低工资保障范围,他们的劳动报酬将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此外,该指引还规定了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应获得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指引并不适用于个人依托互联网平台完全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是因为他们的就业形态和工作方式与传统的劳动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另行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附通知全文链接:点击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