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OW牛新网 5月30日消息,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今日发布公告,针对平台内部分文章标题存在混淆视听、煽动情绪或夸大事实的问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该平台指出,一些文章的标题设计具有误导性,可能会让用户对内容产生误解,影响阅读体验。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的公告,平台鼓励创作者在撰写内容时,采用准确、清晰且能够反映文章核心的标题。同时,平台将加强巡查力度,一旦发现违规内容,将根据违规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据ITCOW牛新网了解,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明确列出了几种违规的标题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混淆官方类
- 非官方通知或者政府公告,但标题语气措辞、格式内容都与官方通知高度相似;
- 以知名媒体 / 政府 / 机构为噱头,隐藏其关键信息、对用户造成误导,从而获取流量。


煽动蛊惑类
- 标题使用煽动语气无依据地夸大事件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和影响面;
- 强调事件来源特殊、看完即删,诱导用户点击;
- 带有危害人身安全、恐吓侮辱、惊悚极端的内容;
- 以两性相关社会事件为引,文章刻意突出“性相关”词汇或制造矛盾对立,设置悬念,诱导用户点击查看;
- 引用非权威来源的时政内容,刻意曲解、进而引导对立、激化矛盾。





生活 & 养生 & 常识夸大误导类
- 标题以绝对化、恐吓、以偏概全等方式去夸大某一类物质或行为的危害 / 好处,煽动用户要 / 不要去做某件事;
- 杜撰、编造发布违背生活常识的奇闻轶事。



公众人物负面误导类
- 名人明星负面信息相关标题的表述含糊不清造成误导;
- 蹭社会热点、标题封面均不交代清楚具体人物信息,和其他同名公众人物造成混淆。


对抗类
- 标题采用空格、生僻字、火星文、特殊符号 / 标点等绕开、规避、对抗内容审核规则的监管;或标题为单个数字 / 字母 / 符号的无意义内容;
- 标题内容、封面采用未读消息提示形式 / 虚假视频播放键图片等诱导用户点击查看。


